【多久,你才有勇氣整理遺物】
很多家屬會問我,
多久,你才開始整理親人的遺物
每個人的經驗都有所不同
但我會分享我的親身經歷⋯
.
我個人認為整理遺物有分四個階段
『不會猶豫』、『等待』、
『負面回憶』、『占空間的回憶』
.
第一階段:處理的是『不會猶豫』東西
在事情已經夠煩,東西也夠多的時候
有些東西你會毫不猶豫的丟掉
比如說:過期的止痛安眠藥等
你看都看不懂的名片,隨手無意義的雜記等
這些多半在過世的第一年應該都會被整理掉
.
第二階段:處理的是需要『等待』的東西
就是一些需要時間確認的物件
比如說確定回籠的銀行支票本、可能的隱藏債務
在親人沒交代的情況下,大約要到第二年
整個資產與債務才有可能有比較清楚的輪廓
~~~~~~~~分隔線~~~~~~~~
剛剛談的都是比較理性的部分
現在要開始碰觸感性的層面
而這個層次多半會在親人過世的第三年
.
第三階段:處理的是『負面回憶』
不是說好教如何處理遺物嗎?
突然講回憶要幹嘛?
這件事在我眼裡看來是有因果關係的
有些遺憾跟悔恨的記憶雖然會讓我們學會珍惜
但是當然也會有回憶會藏在心裡成為不定時炸彈
讓自己停留在原地躊躇不前,始終不敢面對自己
自然也就沒能力理性的看待整理遺物這件事
「所以要解決事情、必要先解決心情」
.
而在經過了三年以上的沈澱之後
我們會有勇氣去面對過去的負面回憶
找方法一個一個,把肩上的罪惡感卸下
我們可以好好的懷念親人,同時試著做到這一點
這個階段,你該學會放下負面情緒而不是回憶
.
第四階段:處理的是『佔空間的回憶』
當你完成了第三階段,再來面對遺物會容易的多
沒什麼回憶的東西在第一階段很可能被處理掉了
而有回憶,如果不佔空間的東西,那擱著也無妨
難的是這些『有回憶、沒用途、佔空間』的東西
比如說衣物、公事包,還有一些不知道怎麼定義的雜物
因為有回憶,所以你會捨不得丟
因為有記憶,你怕你未來會需要
有些人比較能誠實的面對自己
明白這些東西這輩子根本用不到了
就會用祝福的心跟他道別後
好好的丟、捐、送
·
而我,恰恰不是這種人
優柔寡斷兼感性爆棚的我
要做到這麼理性是非常困難的
所以很多東西即使到了今年
我是連碰都還不敢碰它
不過,前段時間這個思維有些改變了
/
我的身體在前段時間出了點問題
有天被一個不好的夢驚醒
夢裏告訴我我的時間不多了
我思考的第一件事是
「那我爸留下來的那些遺物該怎麼辦?」
這些會通通變成「我的遺物啊!!!」
·
既然我自己知道這些東西處理起來很麻煩
我實在是不能,把它們變成我的『遺物』
再讓我的家人來煩惱、來處理
這樣算是很不討喜的『往者』啊
『如果你自己覺得負擔,就不要把麻煩留給家人』
這樣的想法就在我心中萌芽了,也在年底
我終於開始認真的計畫來處理這些東西
・
前段時間出版社送了這本書給我
一本我認為是關於死亡的『斷捨離』
恰恰好幫助了正在面對整理困擾的我
裡面教了我很多方法,用不同的角度
重新檢視了『你如何處理遺物這件事』
幫助不小,在此也順帶跟大家推薦這本好書
。
最後用一段話,分享我認為重要的事
『整理,如果連你都覺得麻煩,
就不要把一樣的困擾留給家人』